新年伊始,复启新篇。1月3日上午,我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座谈会在校教职工活动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周文龙,党委学工部部长胡琦、副部长黄黎出席座谈会,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代表和全体2017年新入职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胡琦主持。
座谈会上,新入职辅导员们介绍了入职以来的工作情况,分享了工作体会和收获。大家纷纷表示,辅导员工作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自豪感。针对以后的工作,他们表示将多学、多思、多实践,逐渐从对工作的“可以应付”到“得心应手”到“有所创新”转变,全力做好青春的陪伴者,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人才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会上,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莺莺和艺设学院学工办主任王惠燕分别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对新入职辅导员们做了辅导员工作的经验介绍和分享。随后,胡琦和黄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作了辅导员相关工作指导,并就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加强学工文化建设等话题与大家展开了交流。
周文龙结合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与大家进行交流,他希望辅导员们围绕中心,保持初心,珍惜锻炼机会,增强职业自信,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他同时要求广大辅导员做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坚定执行者,身体力行,勇立潮头;做学院学工团队的积极参与者,增强换位意识、补台意识,学会“弹钢琴”,勇于挑重担;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钻研者,主动做好职业规划,自觉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职业化发展水平。
201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党委学工部注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着眼增进学工人员职业认同感、从业使命感、队伍归属感,努力改善条件和氛围,制订出台了相关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优化专兼职辅导员招聘、专技岗评聘机制,让专兼职学工人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为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辅导员分中心、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中心和8个辅导员工作室,完善学工论坛、辅导员思享汇、工作坊等活动机制,培育和扶植一批学生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有效打造了学生思政人员职业共同体。与此同时,积极拓宽各类职业能力培训平台,举办了首届辅导员发展论坛,开展了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了学生思政干部专题培训班,邀请教育部思政司、教育厅宣教处有关领导授课,组织学工人员赴温州、延安等实践调研,系统学习理解国家、省及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文件,通过深入交流,总结经验,多维研讨,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举措,力争在补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为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设立首个用于奖励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德辉思政奖教金,评比了首届“十佳班主任”、“十佳辅导员”。相关举措的落实和推进,使全校专兼职学工队伍能力、状态和效率实现了全面提升,职业认同和自信不断增强。新的一年里,党委学工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43号令的相关要求,把学工队伍建设列为“一号工程”,组织和引导全体专兼职学工人员不忘初心,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台阶打牢坚实基础。
